pvc软管的配方

龙威制管


一、树脂的选择
  工业上常用粘度或K 值表示平均分子量(或平均聚合度)。树脂的分子量和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关。分子量越高,制品的拉伸强度、冲击强度、弹性模量越高,但树脂熔体的流动性与可塑性下降。同时,合成工艺的不同,导致了树脂的形态也有差异,我们常见的是悬浮法生产的疏松型树脂,俗称SG 树脂,其组织疏松,表面形状不规则,断面输送多孔呈网状。因此,SG 型树脂吸收增塑剂快,塑化速度快。
二、增塑剂体系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增塑剂的加入,可以降低PVC 分子链间的作用力,使PVC 塑料的玻璃化温度、流动温度与所含微晶的熔点均降低,增塑剂可提高树脂的可塑性,使制品柔软、耐低温的性能好。
  增塑剂在10 份以下时对机械强度的影响不明显,当加5 份左右的增塑剂时,机械强度反而最高,是所谓反增塑的现象。一般认为,反增塑现象是加入少量增塑剂后,大分子链活动能力增大,使分子有序化产生微晶的效应。加少量的增塑剂的硬制品,其冲击强度反而比没有加时小,但加大到一定剂量后,其冲击强度就随用量的增大而增大,满足普适规律了。此外,增加增塑剂,制品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均有下降,每增加一份增塑剂,马丁耐热下降2~3。因此,一般硬制品不加增塑剂或少加增塑剂。有时为了提高加工流动性才加入几份增塑剂。而软制品则需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剂,增塑剂量越大,制品就越柔软。
  增塑剂的种类有邻苯二甲酸酯类、直链酯类、环氧类、磷酸酯类等,就其综合性能看,DOP 是一个较好的品种,可用于各种PVC 制品配方中,直链酯类如DOS 属耐寒增塑剂,长用于农膜中,它与PVC 相容性不好,一般以不超过8 份为宜,环氧类增塑剂除耐寒性好以外,还具有耐热、耐光性,尤其与金属皂类稳定剂并用时有协同效应,环氧增塑剂一般用量为3~5 份。电线、电缆制品需具有阻燃性,且应选用电性能相对优良的增塑剂。PVC 本身具有阻燃性,但经增塑后的软制品大多易燃,为使软PVC 制品具有阻燃性,应加入阻燃增塑剂如磷酸酯及氯化石蜡,这两类增塑剂的电性能也较其他增塑剂优良,但随增塑剂用量增加,电性能总体呈下降趋势。对用于无毒用途的PVC 制品,应采用无毒增塑剂如环氧大豆油等。至于增塑剂总量,应根据对制品的柔软程度要求及用途、工艺及使用环境不同而不同。一般压延工艺生产PVC 薄膜,增塑剂总用量在50 份左右。吹塑薄膜略低些,一般在45~50 份。
三、稳定剂体系
  PVC 在高温下加工,极易放出HCL,形成不稳定的聚烯结构。同时,HCL 具有自催化作用,会使PVC 进一步降解。另外,如果有氧存在或有铁、铝、锌、锡、铜和镉等离子存在,都会对PVC 降解起催化作用,加速其老化。因此塑料将出现各种不良现象,如变色、变形、龟裂、机械强度下降、电绝缘性能下降、发脆等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配方中必须加入稳定剂,尤其热稳定剂更是必不可少。PVC 用的稳定剂包括热稳定剂、抗氧剂、紫外线吸收剂和螯合剂。配方设计时根据制品使用要求和加工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品种,不同数量的稳定剂。
  (一)热稳定剂热稳定剂必须能够捕捉PVC 树脂放出的具有自催化作用的HCL,或是能够与PVC 树脂产生的不稳定聚烯结构起加成反映,以阻止或减轻PVC 树脂的分解。一般在配方中选用的热稳定剂的特点、功能与制品的要求来考虑。例如:铅盐稳定剂主要用在硬制品中。
  铅盐类稳定剂具有热稳定剂好、电性能优异,价廉等特点。但是其毒性较大,易污染制品,只能生产不透明制品。近年来复合稳定剂大量出现,单组分的稳定剂已有被取代的危险。复合稳定剂的特点是专用性强,污染小,加工企业配料简便等优点。但由于无统一的标准,所以各家的复合稳定剂差异很大。
  钡镉类稳定剂是性能较好的一类热稳定剂。在PVC 农膜中使用较广。通常是钡镉锌和有机亚磷酸酯及抗氧剂并用。
  钙锌类稳定剂可作为无毒稳定剂,用在食品包装与医疗器械、药品包装,但其稳定性相对教低,钙类稳定剂用量大时透明度差,易喷霜。钙锌类稳定剂一般多用多元醇和抗氧剂来提高其性能,最近已经国内已经有用于硬质管材的钙锌复合稳定剂出现。
  (二)抗氧剂
  PVC 制品在加工使用过程中,因受热、紫外线的作用发生氧化,其氧化降解与产生游离基有关。主抗氧剂是链断裂终止剂或称游离基消除剂。其主要作用是与游离基结合,形成稳定的化合物,使连锁反应终止,PVC 用主抗氧剂一般是双酚A。还有辅助抗氧剂或过氧化氢分解剂,PVC 辅助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苯酯与亚磷酸苯二异辛酯。主辅抗氧剂并用可发挥协同作用。
  (三)紫外线吸收剂
  在户外使用的PVC 制品,因受到它敏感波长范围的紫外线照射,PVC 分子成激发态,或其化学键被破坏,引起游离基链式反应,促使PVC 降解与老化。为了提高抗紫外线的能力,常加入紫外线吸收剂。PVC 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三嗪-5、UV-9、UV-326、TBS、BAD、OBS。三嗪-5 效果最好,但因呈黄色使薄膜略带黄色,加入少量酞菁蓝可以改善。PVC 农膜中常用UV-9,在一般用量0.2~0.5 份。属水杨酸类的TBS、BAD 与OBS 作用温和,与抗氧剂配合使用,会得到很好的耐老化效果。对于非透明制品,一般通过添加遮光的金红石型钛白粉来改善耐候性,这时如果再添加紫外线吸收剂,则需要很大用量,不十分合算。
  (四)螯合剂
  在PVC 塑料稳定体系中,常加入的亚磷酸酯类不仅是辅助抗氧剂,而且也起螯合剂的作用。它能与促使PVC 脱HCL 的有害金属离子生成金属络和物。常用的亚磷酸酯类有亚磷酸三苯酯、亚磷酸苯二异辛酯与亚磷酸二苯辛酯。在PVC 农膜中,一般用量为0.5~1 份,单独用时初期易着色,热稳定性也不好,一般与金属皂类并用。

相关新闻


热烈庆祝如皋市龙威制管有限公司网站全新上线!

热烈祝贺如皋市龙威制管有限公司网站全新上线!


PVC材料的发展史

PVC型材产品经历了导入期和高速发展期,从时间上看,可以分别定义为二十世纪80年代-90年代中期和1995年-2002年左右。2003年以后,PVC型材行业进入了转型期。在产品的导入期:生产商普遍追求低造价,简化了门窗型材断面,配方中大量填充碳酸钙,导致产品性能很低,很多质量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产品的推广。  1995年开始,一批有实力的企业,开始消化吸收国外欧式型材的技术精华,研制出自己的门窗系列,


PVC软管行业的现状

这个行业内也存在着生产企业数量多(近400家), 产量小产能大(280万吨),需求小(2003年全国型材销售120万吨),产能不能完全发挥的矛盾,年产超过2万吨的企业不到10家,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,劣质产品仍然有市场,行业质量技术标准过低,不利于技术进步,导致替代品铝材卷土重来。高档市场(30%)被外国品牌占据,中低档市场无利可图、竞争激烈,最终的格局尚未形成。   从工厂分布来看,在392家型材生产厂家中,东南地区37%,山东12%, 中部地区17%, 东北地区19%,西部地区15%。从产能的分部来看2003年全国产能280万吨,山东地区9%,中部地区1%,东北地区32%,西部地区7%, 东南地区39%。


PVC材料的发展趋势解析

PVC管道凭借其自重轻,耐腐蚀,耐压强度高,安全方便等特点受到了工程界的一直好评。近些年来,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下,我国PVC管道发展十分迅速。   行业分析师指出:受PVC完善的配套产业链以及国产原料支撑,2010年PVC管道产量占到了总量的55%。近些年,PVC管道市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市场份额在不断的下降。而PVC管道市场份额下降主要有三大方面:   一是:PVC管道市场受到PE、PPR等其他塑料管道的冲击,被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;   二是:含铅稳定剂在与食品类产品接触的PVC管材中的禁用,对PVC管道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;   三是:当前,PVC管道发展处于高速发展期,行业产能不断扩张,很多中小型企业为抢占市场,降低成本,在配方中大量填充碳酸钙,以次充好,影响了PVC管道整个行业的形象,直接影响了PVC市场份额,加速了PVC市场份额的流失。   但整体来看,虽然PVC管道份额在减少,但仍占据着塑料管道市场的霸主地位。并且塑料管道行业的诱人前景,仍是带动PVC管道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。   据《2011-2016年中国化工管道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》显示:当前,国内PVC管道中小企业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在PVC排水管。“十二五”期间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仍提供稳定内需,将拉动PVC排水管的市场需求增长。未来一段时间内,PVC管道市场需求量仍然会受到建设需求拉动而不断的增长,尤其是在一大批的保障房建设完工的到来。但值得注意的是PVC管道企业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,以环保和质量为核心重点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建材产品,这样才能在塑料管道市场上立与不败之地。


PVC软管行业的前景与展望

中国塑料管道生产能力达300万吨,主要有PVC、PE和PP-R管道三大类,其中PVC管道是市场份额最大的塑料管道,占塑料管道近70%的份额。PVC管材生产线1600余条。年生产能力250万吨以上,2003年PVC管道(管件)年产量达120多万吨。在塑料管道中,PVC的份额为70%, PE占25%, PP-R占4%, 其它的占1%。   虽然PVC管道的快速发展吸引众多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投资,但在国内生产众多厂家(2000多家)众,年产能力在1万吨的仅有70多家,年产3万吨以上的企业为20多家并拥有行业60%的产量。   整体而言,国内小口径、低附加值的管道企业多,大口径、高技术含量的企业较少。   国内部分生产厂家的产能分别是:华亚塑胶:10万吨、河北宝硕:8万吨、国风集团:8万吨、中材管道:6.5万吨、浙江永高:4.5万吨、福建亚通:4万吨、湖北凯乐:4万吨、广东顾地:3万吨、沈阳久利:3万吨。1998-2003年PVC管道的产量。   但是,PVC管材的加工能力分布存在结构性不合理。中小企业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在PVC排水管,同时大量的非标管仍充斥市场,导致市场竞争无序而且混乱。   在一些传统的PVC塑料管道领域,PE和PP-R的替代势头明显。其他品种对市场份额的蚕食以及含铅稳定剂在与食品类产品接触的PVC管材中的禁用,对PVC管道的发展又会起到一定的负面的影响。特别是PVC原料一般占去总成本的70-80%, 主原料PVC价格的变动对企业影响显著,1998年后,产能扩张、市场竞争加剧,价格下跌,PVC原料价格上涨,行业利润下降。很多中小型企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,举步维艰维持生存。PVC管材本身对运输装载空间浪费大,加上新的道路交通法规的出台,进一步提高了运输的成本。


食品级软管材质无任何气味质软透明度高

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、卫生行业,是输送食品、饮料、牛奶、果酱、高浓度酒精等的管材,特性:无毒无味,食品输送软管,不吸收、不污染任何输送物质,透明软管的输送介质:食品与酒精、饮料、药品等,透明软管适用温度:-25℃—90℃。